水下機器人的未來前景有多大?
近年來,人類探索地球的足跡正在從大陸延伸到海洋,而科技的進步為海洋產業提供了強大的助力,進一步推動了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。海洋經濟的開發有著巨大的潛力,據相關機構的數據顯示,全球尚未開發的海洋有95%,海底有99%,而整個地球70%以上都被水覆蓋。
在海洋產業發展的過程中,水下機器人或者無人系統起著重要的作用,它能深入海底進行探測和作業。除了提高了產業人員的安全之外,還能帶來巨大的新增收入。業內分析水下無人系統需求已經超過20億美元,并預計到2025年增加到60億美元。
水下機器人捕獲海洋數據
目前,水下機器人市場正處于起步階段,大多數是安裝了特定傳感器,類似于魚雷的設備,在全球各地與船舶結合使用。這些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:一種是遠程操作車輛(ROV),另一種是自主水下航行器(AUV)。
例如,英國政府支持的無人潛艇項目Boaty McBoatface,該項目的水下航行器在4000米深處自主穿越了112英里,為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提供了新的監測數據。新技術與船載測量結合,McBoatface供了一種全新的觀察深海的方式,將路徑創造一個空間視圖,包括海底附近的湍流,這些信息將有助于科學家預測全球變暖的影響。
Boaty可以發現邊緣海洋模型和解釋海洋內熱傳輸的過程的影響,該項目未來計劃包括在北極冰層下潛入海底火山進行探測。對于那些危險而無法安置人力的任務,水下機器人是最好的選擇。
海底勘測,應用不斷擴展
據悉,波士頓一支工程師團隊正在構建一項創新技術,以擴大無人駕駛船舶系統的使用范圍。隨著海上風電場的發展和擴大,對海上勘測工作的需求顯著增加,特別是這些項目大多數在于較遠的水域中。
海上風電作為清潔能源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,不僅能減少碳污染,同時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,目前已經受到了許多國家的青睞,并大力發展新的海上風電項目。水下機器人可以收集圖像,繪制海底的大型結構圖,為風電場建設者提供良好的參考。
對于海洋產業來說,水下環境探測是必要的,這些數據對于深水能源基礎設施有著重要的意義,例如利用成像的方法來定位海上礦井。水下無人機要考慮幾點問題,包括載荷容量和機載能量存儲,而更重要的是如何降低收集海上數據的成本。
定制化將是未來的重要趨勢,用戶根據工作需求來配置有效載荷空間,安裝特定傳感器,或者更大容量的電池。考慮到降低運營成本的問題,用戶也可以刪減不必要的組成部件,以節省產品的成本。
過去,水下測繪工作是昂貴的,需要支援船與十幾個人一起進行。未來,水下無人系統發展的重要目標就是幫助用戶降低運營成本,讓機器人做應該做的事情,自主操作并且更少的人為干預。
最新活動更多
- 大客戶銷售/新零售+人工智能方向/Topsales百萬年薪 上海悠絡客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- 大客戶銷售(互聯網電商+人工智能) 多商網(趨勢動力旗下)
- AI人工智能工程師/ 機器視覺工程師 廣州市匯研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
- 大客戶銷售代表(電子商務+人工智能) 廣州市趨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
- 互聯網銷售(AI人工智能+會銷+高提成) 廣州聚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
- 售前工程師(人工智能方向) 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
- 電話銷售(互聯網軟件/云計算/大數據/人工智能) 智慧芽信息科技(蘇州)有限公司
- NVIDIA高級銷售專員(人工智能) 英邁電子商貿(上海)有限公司
- 高薪誠聘人工智能、智能安防產品銷售代表 上海美贊美數碼科技有限公司
- 博士后(人工智能、算法方向) 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
發表評論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暫無評論
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