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制造 上海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引領高質量
據央廣網報道,推動科技創新,玩轉智能制造,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,上海又領先了!隨著工業制造向智能制造方向發展,工業機器人迎來了高速發展期,而上海已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最大的集聚地。在這里,機器人既能搬重物、也會拍照,甚至還能做“精細活”……
能干重活搬整車 也能精細做點焊
發那科是一家專業生產數控系統、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化設備的著名廠商,公司總部在日本。1997年11月,上海發那科由日本發那科株式會社與上海電氣集團聯合投資組建。
在發那科生產的機器人中,不僅有能干重活搬整車的機器人。
也有能靈活分揀餅干的機器人。
甚至像點焊這樣的精細活,也能由這些“大家伙”完成。
目前,上海發那科的業務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,每年的增長率在20%左右。2018年的機器人及機器人系統的訂單臺數已經接近兩萬臺套。
為人拍照 還能自動復制簽名
瑞士ABB集團生產的一款機器人不但可以為人拍照,還可以自動復制簽名。ABB機器人業務中國區市場部負責人陳越姍說:“這款機器人的重復定位精度達到0.02毫米,可以非常好的滿足類似于像手機、電腦、平板等產品的制造。”
2005年,上海引入全球先進的機器人企業瑞士ABB,設立機器人全球研發中心,許多中國團隊自主研發的高新產品相繼推出,“上海基因”越來越多。
世界頂級機器人制造商也來落戶
來自德國的庫卡是世界頂級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之一,2000年落戶上海松江。企業負責人說,今年一季度訂單數量同比增長50%,工廠選擇落戶上海主要看重的是人才和供應鏈優勢。庫卡中國首席執行官王江兵說:“在上海及長三角這一帶,我們對人才吸引或者是保留人才能有很大的資源可以利用。”
最新統計數據顯示:2018年上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全市GDP比例達到4%,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兩倍,每萬人口的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7.5件。
大飛機、量子衛星、蛟龍號深潛器等重大創新成果上天入地,中國芯、創新藥、智能造、未來車等新興產業夢想成真。
上海的創新轉型,讓高質量發展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形成合力。中國G60滬昆高速連同它北邊的滬蘇湖高鐵,“夾”起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上海之間一片7.62萬平方公里的三角區域,被稱作“G60科創走廊”。現在,這條走廊涌動著一體化的熱情,已經成為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、協同創新的重要平臺。從2016年5月至今,交互投資總額超過7000億元。
最新活動更多
-
12月25日立即報名>> 【在線研討會】智慧出行:亞馬遜AWS賦能車聯網行業
-
即日-12.31立即下載>> NI院校科研技術白皮書限時下載
-
1月3日立即申請>> 2020長江商學院智造行業創新創業沙龍
-
即日-1.13立即下載>> 德國康佳特嵌入式技術應用案例白皮書限時下載
-
精彩回顧立即查看>> 戴爾科技智能制造精準白皮書限時下載
-
精彩回顧立即查看>> 2019中國(合肥·肥東)AIoT產業發展論壇
- 自動化工程師(電氣設計+PLC+智能制造+廣州大學城) 廣州達客軟件科技有限公司
- 軟件工程師Web(智能制造研究中心) 浙江大學昆山創新中心
- 智能制造區域業務經理HN18019 鼎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(原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)
- PMO經理(智能制造相關) 愛馳汽車
- 自動化培訓經理--智能制造 北京華晟經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
- 智能制造+機器人應用 機械工程師 機械設計 上海健松智能技術有限公司
- 設備管理——技改與智能制造方向 金杯電工股份有限公司
- 智能制造 江蘇自動化研究所(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)
- 智能制造自動化銷售工程師 杭州和華電氣工程有限公司
- 軟件工程師-電氣集團(智能制造) 上海振華重工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
發表評論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暫無評論
暫無評論